从断崖残石到山水画卷——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采石场花园设计 From Escarpments and Broken Rocks to Landscape Scroll—Quarry Gardens in the 12th China (Nanning) International Garden Expo Park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30日        点击数量:2829

王向荣林箐

WANG Xiangrong, LIN Qing

 

设计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区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也是一项非常有挑战的任务,这个设计还是我们所有的实践中过程最为艰辛的一个。

2015年刚开始进行南宁园博园概念性规划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场地上还有采石场的存在。甲方初步划定的研究范围有620hm²,面积非常大,许多地方道路不通,难以到达。第一次看现场时陪同人员带我们考察了这块浅丘陵地的核心区域,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画卷:邕江的支流八尺江从地块中穿过,两岸大部分是农田,一些水塘零星分布在农田之中,山丘上生长着茂盛的乡土植物,八尺江两岸栖息着白鹭,水牛在江边悠闲地吃草。在江的东岸有一颗高大挺拔的凤凰木,树旁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地层上堆积着原始人食用螺蛳遗弃的螺壳。八尺江的西岸有几个村庄,而东岸仅有一座水厂和一些零星村舍。整个环境宁静润秀、舒缓柔美

我们第一稿概念规划的核心目标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是划定280hm²的园博园范围,其他地方为配套服务区域及园外的田园风光区;二是保留保护占园博园面积约43.4%的河道、池塘、山丘、树林、白鹭栖息地、贝丘遗址及重要的视景线,在园博园中构建一个由山丘、水面和树林等自然元素组成的结构骨架;三是依托这个自然骨架,合理安排所有功能和展览设施,让园博园在容纳了必要的建设内容之后,整体上仍然能够保持恬静的自然气息。我们希望创造一个以山水为骨架、人工与自然很好地衔接、展览融入山水的园博园。

在规划和研究过程中,发现场地东南角一片区域的地形图等高线非常破碎,我们判断这里不是自然地貌,一定是人工影响的结果,并极有可能是采石场。第一次现场考察陪同人员并没有带我去这片区域,也许是因为当时园博园的范围还没有最终划定,大家也不清楚这片区域是否会在园博园之内;也有可能工作人员认为应该更多地让设计师看到场地的有利条件和美丽的风景,而有意回避这片区域;还有可能是他们也不掌握场地的全面情况。

一个月以后,我们第二次去园博园现场勘察,并将重点放在用地的东南区域。这里果然是一大片采石场,有些已经废弃,有两个采石深坑还在开采之中,眼前的景象让人吃惊。由于采石区域的地质构成为石灰岩,中间夹杂着黏土,石料只能用作道路基石,所以开采企业采用的是低成本爆破方式,对原有的丘陵地貌和植被造成了粗暴的破坏,崖壁破碎又危险。采石坑底部忙碌工作的挖掘机和卡车在采石场巨大的尺度面前仿佛儿童玩具一样渺小。现场运送石料的重载大卡车频繁进出,在崎岖的开采坑面上摇摇晃晃地行驶,让人不敢接近。站在采石坑底部,仰望高大破碎的开采面,仿佛落入了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周围是被撕裂的世界

区域内另外几个采石场似乎已停采了一段时间。有的留下了深坑,地下水和周围的汇水在坑内形成了深潭,有的是采石开挖山坡留下的崖壁,地下满是渣土和渣石。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经历风吹雨打,这些采石场的岩壁已较为稳定,有一些植物从破碎的岩石缝中萌发出来,形成一种与原有的田园丘陵完全不同的景观面貌

无可否认,不论是开采中的采石场,还是停采后留下的采石坑,都是对这片丘陵风景的极大破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们所展现出来的奇特、险峻、异样和荒凉的景观却是独特的,是在这片田园诗画风景中出现的一种异质性的介入。采石场的确是对地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它也给未来的园博园带来了意外的机会,多样化的基址和新的不同的生境条件。在当今国家从上到下强调生态建设和城市双修的背景下,如能将一大片采石场转变成园林博览会的生态修复展示区,无疑会增加规划方案的特色,并增大南宁园博会申办成功的机会。

于是我们调整并深化了概念规划方案,在园博园的东南部设置了一个面积约35hm²的采石场花园区域。根据当时了解的现场情况,将这些采石场设计成不同的公共空间或花园,如室外剧场、活动场、丛林园、水花园、岩石园等。我们甚至还设想,在4号采石坑的上空覆盖一个钢结构薄膜屋顶,将采石坑改造成综合展馆建筑。采石场花园不仅使得园博园概念规划的内容饱满和丰富起来,而且也由于增加了生态修复的内容,使得园博园具有了更深刻的示范意义。

2016年,南宁最终从8个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018年园博会的举办权。随后由崔愷院士领导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赢得了南宁园博园规划以及重要公共建筑的设计招标,成为园博园规划设计的总承包机构,我们也获得机会进行采石场区域的深入设计。

带着新的任务和目标,我们对采石场区域进行了进一步的现场勘察。在已经划定的采石场花园区内,一共有6个采石场,其中4个已废弃一段时日,2个在南宁园博会申办成功之后才停止开采。1号坑和2号坑底部有水,3号坑和6号坑没有水,4号坑和5号坑面积最大,且刚停采,停采之后坑底有不少水,但不知道是地下水渗出还是雨水蓄积。与之前相比,这两个采石坑又经过数月的开采,开采面更大、深度更深、崖壁更加破碎。从安全性和积水的角度看,原来设想的利用这两个坑做展览建筑和露天剧场及游戏场都不太现实。不过,在停产不久的采石场周边,我们看到乡土的先锋植物顽强地从碎石缝里钻出来,这说明当地的气候和植物条件对于采石场的生态修复是非常有利的。如何合理利用这些采石场,将其转变为可以游览欣赏的园博园景区,还要依据每个采石场的具体条件,重新研究和思考。

处理没有积水的废弃采石场底部相对容易,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在裸露的岩面上创造植物生长的条件,配合园博会的园林和园艺主题,将其转变为独具特色的园艺花园。而常年有水的采石坑则比较复杂,需要根据水位高低、水深、崖壁状况、坑表与坑底的高差及整体景观面貌采用不同的设计策略。

水位变化是困扰我们的最大问题,尤其是最后停采的4号坑和5号坑,水位一直在持续上升。园博园开幕日期已定,必须倒推设计和建设的时间节点,设计不能等水位稳定了再进行。因此,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一些竖向数据和多次勘察的水位情况,对有水的采石坑做出基本的分析和预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构思,同时还要留有一定的弹性和冗余,以确保即使稳定后的水位与我们的判断有出入,设计方案也不至于彻底推翻重来。与此同时,我们还委托当地有关部门每半个月记录一次每个坑中水位变化的情况,以便我们能及时调整设计。

在采石场上做设计的难度非常大,这些采石坑的地貌极其复杂,然而测量图上呈现的仅是一组乱线,依据这样的地形图根本无法着手设计。为了获得准确的采石坑形态,我们通过无人机航拍扫描,得到了整个采石区域非常准确的三维空间模型。这为我们精准地研究现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更让我们有条件从方案到施工图的整个周期都从空间上而不是从平面上来思考和设计。从始至终,设计就一直是依据这个空间模型和现场调研而不断推进的

采石场花园区的设计虽然困难重重,充满挑战,但也充满了机遇。由于国内外将采石场转变为园林的案例并不多,现场情况又是一片狼藉,大家都不确定该如何处理这片采石场,这其实是给予我们一个很大的设计自由度,来充分地表达我们对场地的感悟、景观的理解和设计的态度。而且采石场多达6个(后来又增加到7个),设计师也就有了更多的空间,针对每个采石场的具体条件,采取恰当的设计策略,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空间和体验。我们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在这片破碎的土地上,创作一个生态修复与景观艺术互相结合的作品

 

11号采石场(落霞池)

这个面积约1hm²的采石场几年前就已停采,隐藏在周围的农田中,地下水位的上升让它成为一个被岩石包围的池塘,附近村民利用水面,设置了不少养鱼网箱。勘查现场的经历让人难忘,从乡间道路分叉的一条小路逐渐下降,通向岩石中间一个隐秘的豁口,池塘水漫到豁口的尽头,让人无法继续向前,但能看见里面有一大片水面和对面高大漂亮的岩壁。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空间:“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虽然因为水位的关系,当时无法从这里进入采石坑,但我们已决定这个采石场花园的入口一定要设在这里,要利用这个豁口所产生的强烈的内外空间对比,通过设计加强并提升人们的空间体验,让人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变化(图6)。退出豁口,绕过山石,从一侧的岩石上方也能够看到整个采石坑。它被400多米长的岩壁环绕,空间内向封闭,具有远离尘世、宁静平和的气氛。由于时间的流逝和雨水的冲刷,石壁上留下斑驳的印记,纹理苍劲有力,表面高低不平,犹如一幅笔墨雄健的天然山水画卷。场地独特的气质深深打动了我们,我们相信它可以被塑造为一个具有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空间。

因为坑内的水深不可预测,我们打算把设计重点放在山石的豁口和水面的边缘,这里是原来采石场的运输通道,水位会相对较浅。虽然豁口已经足够狭窄,但为了加强空间的戏剧性变化,我们在垂直方向上加上一个屋顶,试图创造一种隧道般的内向封闭的空间感觉。屋顶一直延伸到豁口尽端的池塘边缘,屋面逐渐延展扩大,笼罩在宽大的水上浮平台的上方。游客顺着狭窄的走廊来到浮平台,空间豁然开朗,可以环视整个水面和环绕的石壁。

这组建筑被命名为“水竹居”,其屋顶采用木结构支撑,形成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廊亭结合的建筑。建筑密集的柱网和斜向支撑体现出木结构体系清晰的力的传递关系,同时在形态上又呼应了当地的乡土建筑传统,建筑的地面、柱子和折板屋顶构成了一个宽阔的框景,将对面整个雄浑厚重的石壁纳入其中。在一侧崖壁的凹处设计了一处瀑布,潺潺的落水声在石壁环抱的水潭中回响,更增添了宁静悠远的气氛。从水竹居侧面引出一条小栈桥,连接水岸。沿岸前行,有隐藏在植物丛中的4处不同标高的平台,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赏岩石、瀑布和建筑。水池周边种满了红色的三角梅,蔓藤顺着岩壁悬垂下来,倒映在水中,如同晚霞一般美丽。

落霞池是观赏岩石和瀑布的佳处。中国古代绘画中常见以观瀑为主题的画作,观瀑人或坐于岩石之上,或立于桥头,而最惬意的莫过于坐于亭中观瀑。明代画家仇英的《临溪水阁图》,描绘的就是两位高士对坐于溪畔水阁之中,边谈边赏对岸瀑布跌水的场景。其妙趣正如清代诗人袁枚所云:“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水竹居、瀑布和环水石屏共同构成了一幅当代水墨画卷,再现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内涵

 

22号采石场(水花园)

这个面积仅为0.4hm²的采石场四周被岩壁环绕,只有一个隐藏在茅草丛中的豁口可以进入坑体内部。坑底较平缓,自东南向西北方向下倾,地势低处积水为塘,水位变化在2m左右,涨落间也带来水陆比例的改变。西侧崖壁高24m,巉岩峭壁,影映水中,在这个小尺度空间中显得颇为壮观。因废弃已有些时日,所以在坡度较缓的岩壁和坑底一些地方生长着不少乡土草本植物和灌木。坑内的水塘已成为周围村庄家养鸭子嬉戏的乐园

由于坑底较平缓,常年有水,且大部分区域水不深,这样的环境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将其设计为特色水花园。首先在南侧崖壁前方筑两层毛石挡墙,覆土用以恢复植被,通过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精心搭配,遮挡部分破碎的岩壁,也为花园整体景观创造背景。在平缓的坑底岩石上覆土,形成缓坡入水的土地,为湿生和水生植物的种植创造条件。几十种具有良好观赏性的水生植物成片错落地种植在滨水坡地上,它们的线性叶片和星点的小花能够为水畔营造出婆娑自然的意境。之字形栈道从入口沿着水岸通向采石坑内部,用通透轻盈的钢格栅材料作为面层,水生植物可以从栈道两侧甚至从栈道下方穿插出来,让人工与自然交融在一起。

为了将游线串联起来,不走回头路,通过对场地的反复研究,我们在南侧山崖上方设置了另一个出入口。山崖与采石场底部原有10m左右的高差,毛石挡墙抬高地面之后,两者之间还有7m左右的高差,只有通过很高很长的阶梯才能将崖顶与花园内部连接起来。为了弱化阶梯的感觉,也为了保证游客安全并创造更多的空间变化,我们设计了不同的景观构筑物,将7m高差的连接转变为一系列的游览和空间体验。整个高差被分成3段,最高的一段设计成封闭的木盒,内部空间与山崖顶部开敞的观景平台形成对比,既是安全的步行通道,也是可以庇荫休息的小建筑。木盒的尽端开敞,设玻璃栏板,成为一个空中的观景台,人们可在此欣赏岩壁,俯瞰花园。第二段是曲折的台阶,采用较封闭的木质栏杆,下降到一个较大的观景平台上,这是花园中人们主要的驻足点,可以欣赏滨水植物景观。第三段是从观景平台引出的长坡道,采用轻质栏杆,连接滨水的栈道。这样的处理使得原本连接崖顶和山脚的阶梯成为采石坑内重要的景观要素,成为从入口进入花园后视线的对景。在入口一侧的水边,一个小观景平台坐落在自然的芒草丛中,与对岸的大平台互为呼应。在这里可以欣赏整个花园的景色——水面、水生植物、栈道、梯道、空中的木盒、岩壁及它在水中的倒影等,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

 

33号采石场(岩石园)

这是一个山坡露天采石场,面积约0.4hm²。采石活动将山体开采成了大半个碗状的空间,三面环绕岩壁,一侧地面平坦,作为堆放渣石和渣土的场地。采石场约1/3面积是凹陷区,雨后有积水。由于已经废弃了一段时间,开采面的岩石缝隙里长出很多乡土草本植物

因为采石坑尺度很小,并且具备植被恢复的基础条件,所以我们设想将它设计为一个精致的园艺花园。周围嶙峋的岩石与石缝中的植物启发了我们,花园的类型被定为岩石园,着重展现那些在瘠薄土壤上顽强生长的植物的景观。

设计保留了原有的渣石渣土,经过整理后在上面覆盖种植土。整理场地的同时塑造微妙的地形变化,通过地形高下的设计,不仅可以把场地雨水收集到最低的凹陷处,而且能够创造出干燥、湿润等不同的生境,为不同植物生长提供条件。花园入口高于公园主路,我们设计了几层尺度亲切、变化丰富的红色砂岩台地,利用台地种植仙人掌和多肉多浆等沙生植物,营造极富特色的沙漠植物景观,面向园路展现给游客。虽然游人在路上看不见花园的内部,但精致的台地景观却能够吸引人们进入花园。当游客拾级而上,穿过跨越沟谷的一座小桥,可以来到花园的主体部分。这里是以低矮匍地植物和岩石、砾石为配景形成的荒原植物景观区。尺度精巧的园路吸引人们漫步在花园中,细细欣赏别具一格的植物群落,路边的小场地安置了花园长椅,欢迎人们安静小憩。采石场凹陷区被设计为湿生岩石园,展现在溪边、石滩和池塘环境中生长的特色植物。溪水顺地形从高处层层跌落至最低处的池塘,既形成湿生和水生的生境,也丰富了景观。这个区域不能进入,只有两个在不同标高上的位于凹陷区边缘的平台,人们可以凭栏观赏溪流跌水,俯瞰低处的湿生岩石花园

 

44号采石场(峻崖潭)

初次看到4号采石场时它还正在开采,现场荒凉而破碎,满目疮痍。由于停采之后渗透出来的地下水不再被排走,水慢慢积蓄在坑内,不断上升,汇成一个面积约1hm²的大水潭,潭水碧绿澄澈,仿佛九寨沟的五彩池。有了水之后的采石场与先前完全不同,碧水映衬着土红色的岩石,巨大的开采岩面倒映在水中,干枯荒凉的采石坑变成了波光粼粼的水潭

从北侧乡间道路顺坡登高几米,就来到了采石坑边缘。对面险峻的石壁耸立在眼前,崖顶高出水面40多米,犹如一座突兀耸立的危峰,气势雄伟。而俯视水潭,因上下十几米的高差而感觉惊险,深不可测。采石坑北侧,岩壁呈缓坡状,其余岩壁都是70°以上的陡崖。南侧坑体外有渣石和设备堆放区,场地较平整,从这里通过运输坡道可以下到坑体内,在水边仰望岩壁,气势逼人。但运输坡道靠近岩壁,有落石危险,而且路线过直,如果在其上布置游览道路,既不安全,空间也过于直白,缺乏趣味。在现场勘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运输道入口北侧有一处崖壁的豁口,如从这里进入坑体,再将道路转接到运输坡道上,路径会经过几度转折,空间变化将更丰富,体验也有趣得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坑内的水位已经比较稳定,一个雨季的水位升降变化在2~3m之间。但这样的水位波动已经使得原来设置浮桥进入水面的想法变得不太现实。我们放弃了早先在坑内设置连续路径的设想,而是通过在两侧主要观赏点设置平台达到体验采石坑景观的目的。最终的方案是北侧从高处眺望悬崖、俯瞰水面,南侧从水边观赏水景、仰观崖壁。两条路线,创造两种观景方式,一高一低,一俯一仰,互为呼应,相得益彰。

北侧的观景台是一个耐候钢长廊,踞于公园主路旁的高地上,平行于道路布置,形态简洁、材料粗犷,具有后工业沉稳和力量的感觉。它阻挡了道路上游人的视线,让游人看不到深潭和对面的峻崖。一段转折阶梯引导人们进入长廊,内部空间相对封闭和幽暗,廊子内侧打开了一长条带形窗,移步窗前,对面高耸险峻的山崖扑面而来,令人震撼。长廊在南端向采石坑内部旋转了一个角度,悬挑在岩壁上,尽端打开,朝向下方十几米处的深潭,人们站在玻璃栏板内侧可以俯瞰脚下的一池碧水和对面的滨水平台,惊险刺激。长廊内侧的开口引向悬崖边的平台,这里更能感受到高大险峻的山崖和深不可测的碧绿潭水带来的视觉和感官的冲击。北侧的斜坡底部通过覆土,种植了南洋杉和一些乡土灌木草本,使坑体内有了一些生机。垂直线条的杉树位于山崖的脚下,更衬托出崖壁的险峻

南侧坑体外的渣石和设备堆放区用覆土种植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折线型耐候钢挡土墙从覆盖的土层中切割出了一条之字形逐渐下降的通道,一头连接园路,另一头引向山崖。顺路行进,断崖前道路忽然转折,从两侧山石间的豁口探出去形成一个楔形平台,嶙峋岩石环绕的碧水深潭豁然呈现在眼前。平台的侧面连接了一条曲线的栈道,沿着它缓缓下降,可以来到坑底水边的平台。站在这里,脚下是碧波荡漾的潭水,仰头望去,右侧是高崖峭壁,左侧是悬在崖壁之上的锈红色的观景长廊,甚至可以看见廊子尽端眺望的游人。

 

55号采石场(飞瀑湖)

5号采石场是7个采石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约3.2hm²,开采深度也最深,达28m。这个最后停采的采石场基本挖空了整个山体,只留下两处岩石岬角,将坑体分隔成不同的空间层次,岬角最高处与坑底最低处高差有30多米。采石场底部高下不平,被采成了好几层岩台。由于规模大,采场一周崖壁环绕起来有900m长,大部分极为破碎,有些地方还有坍塌的危险。随着停采,地下水逐渐蓄积。但由于停采时间短,水位还在不断上升,未来会稳定在哪个位置还是未知

但水位的高低决定着采石坑最终展现出来的水面形态和景观特征,对于设计来说水位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需要有一定的预判。综合八尺江水位和周边几个采石坑,尤其是相邻的4号坑水位,我们经过分析,判断水位大致会在63~65m之间。如果这样的话,采石坑北侧两片开采深度相对较浅的区域也将没入水中3~5m,整个坑体将成为一片湖面。

这种情况下常规的设计是沿湖设置一些观景平台,让游人从各个方向观赏湖面,但我们认为这样实在是索然无味,对于这个面积最大的采石场来说也体现不出场地的特色。我们希望人们能够进入采石场内部空间,而不仅是在周边环绕。因此,我们通过覆土,将采石坑底部两片开采深度相对较浅的区域抬升到水面之上,再种植耐湿高大乔木如池杉和水松,形成水上丛林,为荒凉破败的坑体内部带来绿色和生机。然后用不同高度的栈桥引导人们进入采石坑内部,穿越水面和树林,通往岬角高处的观景台,在下降和攀登的探索中体验空间和景观的变化。为了增加景观的丰富性,我们还利用采石坑南侧崖壁设置了几道瀑布,作为北侧栈桥的对景,人们可以在桥上观赏到从崖壁顶端飞流而下的壮观的瀑布

 

66号采石场(台地园)

位于5号采石场南侧,为山坡露天采石场,面积为0.7hm²。其西侧和南侧是开采面形成的半围合的崖壁,东侧则是水塘。由于内部地面平坦,它被用作周围采石场的加工场,还保留着制砂生产线的料仓、破碎机、传送带等全套设备,代表着场地采石工业的历史,这些设备使得6号采石场独具特色。在勘查现场第一次见到这些机械设备时,我们就请求甲方务必将其保留,希望修复后的采石场花园能够将它们组织到未来的景观体系中,保留场地原有的特色和采石工业的历史。

因采石场底部没有凹陷,既无地下水渗出也无积水之虞,因此植被修复条件相对较好,我们希望将这里塑造成以南宁特色的花境植物景观为主的园艺花园。沿南侧崖壁设计了层层升高的石笼挡墙,形成阶梯状的台地,以满足从花卉、灌木到乔木等种植土层厚度的要求。最高的台地靠近崖壁,可以种植大型乔木,形成花园的背景,中间层台地乔木、灌木和花卉相互穿插,最下层台地植物以花卉为主

粉砂机械大部分被置于绿地中,当地特色的攀缘植物顺着金属机械构架生长,生机勃勃的植物与锈迹斑斑的机械形成有趣的对比。一部分道路和场地穿插在原有高架传送带的下方,使花园与机械形成有机的整体。道路在不同高度的台地花园中蜿蜒穿过,阶梯提供了平台之间的垂直交通。路边不时布置一些休息区,设置了惬意的木质靠背椅供人休息,尽显花园轻松休闲的气氛。

按照不同的区域我们分别设计了以一二年生花卉、观赏草、多年生花卉、灌木花卉和多肉植物为主题的花境区,并且按照色系分区布置,形成不同色调的花卉景观区。东侧临水布置了亲水休息平台,可眺望水面和对面的丘陵景观。通过设计,这个荒凉破败的采石场转变成了面崖临水、具有后工业气氛、以花境景观为主的浪漫绚丽的花园

 

77号采石场(双秀园)

最初园博园南端有一片土地并未纳入园区范围,后来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将这块地划到用地内,并设置了园博园的南入口。在南入口西侧,有一座小山,东西两翼分别被挖了两个小采石坑,一个较深,终年有水,被周围村民用作养鸭场,水质污染严重;另一个较浅,有季节性积水。这样,在其他采石场花园的设计已经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又增加了新的任务,设计第7个采石场和南入口的景观。

这个采石场的两个坑规模都很小,每个只有1 000m²左右,因为废弃了若干年,植被恢复情况较好,几乎覆盖了所有崖壁(图30)。我们认为这里已不太适合进行过多的人工干预,也无须进入游览,最好从坑体周围远观,让人们了解在采石场修复中自然的过程、力量和作用。因此,我们在两个坑体中间未被开采的山坡上设置了一圈环形栈道,可以俯视两侧的采石坑。在西侧坑体的豁口处设了一个临水小平台,可以体验水石相映成趣的景观,也与山上的环形栈道相呼应(图31)。栈道和平台都采用钢格栅的材料,透光透水,不会影响这些游览设施下面的自然植被恢复。山顶采用了人工喷播先锋植物种子的方式,加速植被恢复的过程。在东侧季节性积水坑中人工增加了一些耐水湿植物,即丰富了内部的景致,也使得从环形栈道俯瞰花园的游人能感受到两个坑体景观的差异。

 

8 水渠栈桥

1号采石场不远的八尺江边有一口清水泉,水质优良。这里原来建有一个水厂,通过水渠将泉水自流引到供水点,供村民饮用和农业灌溉。这条水渠正好从12 4号采石场边穿过,在山坡上是沿等高线蜿蜒转折的一道水沟,跨越山间谷地时变成高架渡槽。

这条水渠是原来乡村土地上独特的景观要素,是场地农业历史的一个见证,并且它将几个采石场联系起来,尤其是成为连接相对独立的1号坑的纽带。我们在采石场花园区的设计中保留了水渠,将它作为该区域几个水面的补水来源,继续发挥它原有的功能。在山坡上,顺其走向设置步道,在两山之间,于其上方架设高架步行桥,并与相邻的采石场花园的游览路径连接起来(图32)。这样,游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赏采石场花园,欣赏到更丰富的景观层次,获得独特的游览体验。

 

9 信息亭

整个采石场花园区一共有7个采石场,在设计中我们采用了不同的干预和修复手段,形成的景观特色和风格也不尽相同。我们希望能有一个空间,展示采石场生态修复的理念和方法,让更多的公众和专业人员了解这些采石场生态修复的过程,这也是园林博览会应有的责任和功能。再者,这个区域面积有35hm²,也需要一个综合服务建筑,为游客提供纳凉休息、补充水和食物、购买电瓶车票、问询等服务。南宁地处亚热带南端,一个遮阴且通风良好的半室外空间比起封闭的建筑物更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也更加环保,更符合公园的氛围。因此,我们在水花园和峻崖潭之间临近公园主路的山脚下,设计了一个600m²的信息亭。

信息亭是一个高大宽敞的不规则双坡屋面亭,与落霞池水竹居的设计思路一致,采用胶合木材料。这种材料可以获得比普通木材更大的跨距和更稳定的性能,同时,木结构体系下的柱子和斜撑构件增加了建筑的细部,使得亭子内部显得空间丰富且尺度宜人,也在很大程度上呼应了当地乡土建筑的传统,并能够很好地融合到园博园的环境中(图33)。亭子两端屋檐下是2个封闭的功能体块,用作电瓶车售票和小卖。亭子中部布置了几组展架,用以展示采石场的原状、修复过程和花园完成后的情况,向公众普及生态修复的知识。亭子内设置了许多休息座椅,可供游客休憩小坐。信息亭的屋顶植草覆绿,这样,无论是从附近的山顶观景平台还是高架栈桥俯瞰,建筑都能很好地融入青山绿水之中。

 

10 南入口广场

由于新设置了园博园南大门,需要设计南门内外广场作为人流集散和引导的空间。南门外城市道路的标高比内部园路高5.6m,这意味着南门内广场必须是一个斜坡广场。园博会这样的大型展会入口需要容纳大量的人流,因此入口内外空间要求比较宽敞。同时南门建筑的宽度达到74m,综合以上考虑,内广场总宽度不宜小于60m。从南门建筑到主园路的距离是110m,如果设计一个60m宽、坡度5%的直坡道,可以解决高差的问题,但这样的广场将极为单调丑陋,过长的坡道也存在不安全因素。另外,南入口内广场正好处在6号采石场与7号采石场所在山丘之间的谷地上,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的直线设计都会与场地原有的自然地貌格格不入。而且,南宁一年大部分时间天气炎热,阳光毒辣,场地需要遮阴,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游览环境。从多个方面考虑,我们决定设计一个融于环境的、人性化的、又有独特景观效果的入口广场。

首先,在竖向上,我们在坡道中间增加了两段水平的区域,让坡道呈现斜坡段和平地段相间的竖向形态,这样对于轮椅和婴儿推车来说更加安全。然后,在平面上,用4条绿带将60 m宽的广场切分为5条不同宽度的坡道,绿带中种植高大乔木为游客遮阴,并加强景观的引导性(图34)。接着将5条坡道前后错动,使相邻坡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差,最大达到1.5m。并将坡道和绿带的轮廓调整为柔和的有机形态,既适应于高差的变化,也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这样,坡道之间的绿地成为空间中三维变化的表面,在园博会展览期间,种植在绿地上的各种花卉将形成非线性的色彩区块,凸显景观的流动性和趣味性。广场的铺装延续了有机曲线的设计语言,带来视觉美感的同时加强对人流的引导。内广场的设计元素也运用在外广场上,使大尺度的集散广场尽可能获得更多的绿色空间和人性化的细节。

 

11 结语

采石场花园区一共有7个废弃采石场,看起来都一样的荒凉颓败,似乎没有什么差别,但实际上每一个采石场的尺度、形态和特征都不相同。针对各个采石场不同的特征,我们在设计中采用了不同的植被修复方法和人工介入方式,但在设计语言和建造材料上又限定于几种适合于场地和地域的类型,形成统一中又有丰富变化的景观。

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因此垫土和覆土是采石场生态修复的关键。在不同的采石坑中,我们尽量利用相对平缓的区域垫土种植,恢复植被,为采石坑带来绿色和生机。没有积水的坑体通过植被恢复完全可以转变成美丽迷人的花园;季节性积水或者水位不深的坑体,可以垫土种植湿生和水生植物;深坑的坑底标高已低于地下水位,因而常年有水,可视为湖泊,我们通过在水体边缘或水浅处设置路径和观景台,让游人欣赏山水之色,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进行局部的植被修复。

7个采石场花园的设计也是场地空间的再设计和再组织。每一个花园都充分利用场地原有条件,通过人工的介入加强空间的戏剧性,强化游览的空间体验。如落霞池,从入口到水竹居的空间变化,体现武陵桃花源的意向。而峻崖潭观景廊内外的空间变化,与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处理类似。这些空间的变化强化了人们对采石场险峻、荒凉、雄壮景观的感受,体验到一种独特的美。

每一个采石场都是不同的,采石场花园的设计是完全契合场地地貌和场所精神进行的设计,因此每一个花园都不可能复制到别的地方。但是它们所展现出来的对于废弃采石场的态度、对各种景观要素利用的方式、以及各种植被修复的手段,仍然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2018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采石场花园设计

项目地点:南宁市邕宁区

设计时间:20162018

建成时间:2018

面积:35hm2

主持设计:王向荣、林箐

设计团队:李倞、张诗阳、刘通、李洋、张铭然、郑小东、华锐、韩宇、许璐、金佳鑫、赵真真、王譞、常弘、杜红娟、崔庆伟、张雪葳、王越、李恒、王晞月、谭立、张雨生、满媛、李雯

植物景观:董丽、郝培尧、王美仙、李慧

摄影:孙国栋、李婵、林箐、王资清、韩宇

 

 

编辑:刘昱霏